欢迎进入上海雷韵试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网站!
水泥胶砂流动度是水泥砂浆可塑性的反映,对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水泥性能检测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
GB/T 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标准规定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的原理、仪器和设备、试验条件及材料、试验方法、结果与计算。
1.方法原理
通过测量一定配比的水泥胶砂在规定振动状态下的扩展范围来衡量其流动性。
2.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跳桌)
2.1跳桌主要由铸铁机架和跳动部分组成(图A.1)
2.2机架是铸铁铸造的坚固整体,有三根相隔120°分布的增强筋延伸整个机架高度。机架孔周围环状精磨。机架孔的轴线与圆盘上表面垂直。当圆盘下落和机架接触时,接触面保持光滑,并与圆盘上表面成平行状态,同时在360°范围内全接触。
2.3跳动部分主要由圆盘桌面和推杆组成,总质量4.35kg士0.15kg,且以推杆为中心均匀分布。圆盘桌面为布氏硬度不低于200HB的铸钢,直径为300mm士1mm,边缘约厚5mm。其上表面应光滑平整,并镀硬铬。表面粗糙度Ra在0.8-1.6之间。桌面中心有直径为125mm的刻圆,用以确定锥形试模的位置。从圆盘外缘指向中心有8条线,相隔45°分布。桌面下有6根辐射状筋,相隔60°均匀分布。圆盘表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10mm。跳动部分下落瞬间,托轮不应与凸轮接触。跳桌落距为10. 0mm士0. 2mm。推杆与机架孔的公差间隙为 0.05mm~0.10mm。
2.4凸轮(图A. 2)
由钢制成,其外表面轮廓符合等速螺旋线,表面硬度不低于洛氏55HRC。当推杆和凸轮接触时不应察觉出有跳动,上升过程中保持圆盘桌面平稳,不抖动。
2.5转动轴与转速为60r/min的同步电机,其转动机构能保证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在25s士1s内完成25次跳动。
2.6跳桌底座有3个直径为12mm的孔,以便与混凝土基座连接,三个孔均匀分布在直径200mm的圆上。
2.7安装和润滑
2.7.1跳桌宜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已硬化的水平混凝土基座上。基座由容重至少为2240kg/m3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基部约为400mm ×400mm见方,高约690mm。
2.7.2 跳桌推杆应保持清洁,并稍涂润滑油。圆盘与机架接触面不应该有油。凸轮表面上涂油可减少操作的摩擦。
1.方法原理
2.仪器设备
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跳桌)
跳桌主要由铸铁机架和跳动部分组成。
2.水泥胶砂搅拌机
符合 JC/T 681的要求。
3.试模
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金属材料制成,内表面加工光滑。圆模尺寸为:
高度60mm±0.5mm;
上口内径70mm±0.5mm;
下口内径100mm±0.5mm;
下口外径120mm;
模壁厚大于5mm。
4.捣棒
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mm±5mm,长度约200mm。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柄滚花。
5.卡尺
量程不小于300mm,分度值不大于0.5mm。
6.小刀
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
7. 天平
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3.试验条件及材料
1.试验室、设备、拌和水、样品
应符合GB/T 17671-1999中第4条试验室和设备的有关规定。
2.胶砂组成
胶砂材料用量按相应标准要求或试验设计确定。
3.试验方法
1.如跳桌在24 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 25次。
2.胶砂制备按GB/T 17671有关规定进行。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3.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5次(图1);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图2)。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4.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 25s±1s内完成 25次跳动。
5.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4.试验结果计算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该平均值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